為什麼freelancer是最不free的一群人。
.
設計師、攝影師、工程師,畢業後去當個freelancer好嗎?
.
很多人在大學時期接案慣了,畢業後認為,自由接案,不用看老闆臉色,不用打卡上班,似乎是個理想的選擇。
.
但問了身邊的人,好像又不是如此。
.
當freelancer除了案源不穩,接到的案子往往預算有限,很難讓你施展才華玩個痛快。
.
我曾問過一些厲害的導演、設計與文案:「你靠接案就賺能得比現在多了,何必領死薪水?」
.
他們都說,「在團隊裡,才能接觸到不一樣的東西,而且上班有同事,很好玩啊!」
.
什麼叫不一樣的東西?
.
客戶不一樣、產業不一樣、需求不一樣、夥伴不一樣,身邊的異性也不一樣,自己長出的技能自然也就非常多了。
.
在公司裡,只要踏進辦公室,你就是在被動地累積經驗。即便是被罵,也學到一堂向上管理與人際溝通的課。這就是被動成長,坐在辦公室,環境的一切會讓你:只要呼吸,就在成長。
.
如果是在家呢?你就必須刻意去從外部累積經驗值,那就非常耗工了。
.
此外,你有想過嗎?人累的專業是如何長出來的?就教育的觀點來說,跟學習無關,而是跟問題有關。
.
當你的問題意識越強烈,你越會逼自己去組織經驗跟知識來回答眼前的難題。倘若沒問題意識,上一百堂培訓課都沒用。
.
在企業裡,有成千上萬的問題等你來摸索,很多時候你自己都不知道已經成了某個領域的專家--因為你天天想,天天罵,罵多了,就成神了。
.
在家工作接案能有什麼跟商業相關的實際問題?啊,我的貓跑到鍵盤上了?
.
人,只有在一個團隊裡面,潛力才會被激盪、被鞭策、被引爆,重點是...才會被看見。
.
同事與團隊會給予你做夢都沒想到的回饋,夥伴會從你身上發掘你媽都不知道的優點。
.
人的潛力,要在一個協作關係中才能展開。
.
即便是生活晃蕩的天才藝術家,他也必須要有一個團隊來紀律般地執行自己的構想。我最近看了Netflix的系列紀錄片:《抽象:設計的藝術》感觸很多,原來藝術創作已是這種規模和層級的,每個創作者都在領導大型團隊實現構想。
.
其實,商場上是打群架的世界,問一下當freelancer的年輕人,走到外面,誰會把自己當一回事?客戶欠款、廠商硬凹、案子要發不發,一個人有錢去請律師或法務嗎?
.
當freelancer,所有的委屈就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吞。沒有一個專業團隊在背後罩你,碰上麻煩就只有被欺負的份。
.
我知道,有些年輕的freelancer混得不錯,不覺得有這麼嚴重。好吧,或許你就是那1%的鬼才,只能祝福你。
,
但站在企業的立場,必須很殘酷的說:「freelancer之所以接得到案,不是因為你厲害,而是因為你便宜。」
.
捫心自問,是不是這樣子?因為你便宜啊,成本低啊,所以案子才發給你。
.
一般的企業不會隨便外包的,專業經驗當然要累積在內部的成員身上。主管為何要好端端地要把一個磨練人才的機會發包給外人呢?
.
原因很簡單:
1.你比較便宜
2.團隊有更重要的事要忙,不重要的事發給你。
.
這便是單打獨鬥的侷限,freelancer客觀上只能接到小案跟不重要的合作案。當然了,如果freelancer自己開公司,那就是另回事了。
.
freelancer還有另一項職涯發展的侷限,那就是沒人會管你的死活,自己要當自己的HR。
.
一個正常的公司,會安排員工的專業成長,有時候一些考核機制,你不成長還不行。
.
若是一個人打拼,很難成長,也無暇成長。因為沒有夥伴能夠督促你,加上生活少了些紀律,即便是接了幾年案,整個生活模式仍停留在舒適圈,要怎麼變強?
.
理想的freelancer最好在企業裡磨合幾年,熟悉不同的產業與企業文化,用公司的資源做出一些代表作、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後,再當個有專業高度的 freelancer。這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。
.
不要讓free成為生活散漫、缺乏紀律的藉口。人類史上,任何偉大的事業都要靠一群人分工合作、前仆後繼地來完成。
.
freelancer、在家創業、一人公司不管說得再好聽,始終少了團隊領導與跨部門合作的經驗,沒有這些,日後就算起飛也很難飛高。
.
很多時候,老闆的自信來自於給力的團隊。團隊的自信,來自於有遠見又聰明絕頂的老闆。當freelancer,自信難道是來自「我比別人便宜嗎?」不想,那該怎麼辦呢?
.
很簡單,加入一群優秀的人共事,用企業來保護自己,成員之間互相抵地,長出更高階的專業價值。就看有沒有膽而已。
.
認清free的幻想吧!對於追求卓越的人來說,只有idea和意志確實被達成的一天,才會感到真正的...自由。